【视频资讯新闻】四十不惑 继往开来——庆祝中

 新闻资讯     |      2023-12-19 19:35

  【视频资讯新闻】四十不惑 继往开来——庆祝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中国戏剧梅花奖)创办40周年研讨会召开12月11日,在北京迎来今冬第一场瑞雪之际,由中国文联、中国剧协主办的庆祝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中国戏剧梅花奖)创办40周年研讨会在京举办。“梅花奖”的主办方、评委、获奖者代表等齐聚一堂,共同回顾畅谈“梅花奖”在我国戏剧表演领域里的重大贡献和在推进我国戏剧艺术繁荣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梅花奖”今后的发展建言献策。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国内联络部主任谢力出席研讨会并讲话。中国剧协名誉主席、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中国剧协主席、话剧表演艺术家濮存昕,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剧协副主席陈彦,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副司长黄小驹,中国剧协顾问、京剧表演艺术家刘长瑜,中国剧协副主席沈铁梅、李树建、韩再芬,以及李政成、曾小敏、单雯、王丽达、涂松岩、姜志涛等梅花奖获得者、梅花奖评委代表出席会议并发言。研讨会由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涌泉主持。

  谢力在讲线年来,“梅花奖”已成为我国戏剧领域最有特色、最富魅力、最具权威、最受瞩目的标志性文艺大奖。她代表中国文联党组对梅花奖获得者提出了四点希望:坚定文化自信,肩负起赓续中华文脉的使命担当,传递好戏剧事业生生不息的接力棒;坚守人民立场,以深厚的人民情怀和守正创新的精神不断推出更多精品力作;坚持践行德艺双馨,发挥示范引领的作用,着力打造健康有序、山清水秀的戏剧生态;坚持开放包容,讲好中国故事,在世界戏剧舞台上彰显中国戏剧的独特价值与魅力。

  中国剧协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一级巡视员傅亦轩,中国剧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薛长绪、王春梅,中国文联戏剧艺术中心主任李小青,以及各地剧协负责人、戏剧界青年学子、新闻媒体等约200人参加会议。

  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回顾了自己与“梅花奖”的缘分:“我有幸3次获得了‘梅花奖’,这是我舞台生涯中莫大的荣幸和激励,通过‘梅花奖’以及梅花奖艺术团,我不仅走遍了神州大地,还出国到欧美、澳大利亚等地演出,让更多的外国朋友了解了我们中国,认知我们中国。”他说:“40年人不惑,但对于奖项来说,还很年轻。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我们更要始终保持着敬畏之心,以自信自强自立的姿态锻造梅花精神,挖掘更多的‘梅花’,呵护更多的‘梅花’成长。”尚长荣希望戏剧人修炼内功,回归本心,让这朵梅花更纯粹、更自由地绽放。

  回顾“梅花奖”的发展历程,话剧表演艺术家濮存昕十分感慨:“梅花奖一路芬芳,见证了中国戏剧事业的发展,推动了中国戏剧表演艺术人才的茁壮成长,薪火相传。梅花奖是独秀群芳雪中香。舞台上的精彩,源自台上、台下、幕后,那些酷暑严寒的苦干和付出。梅花奖虽是演员的奖项,但实际上褒奖的是一个中国戏剧表演艺术家背后的创作团队,是台前幕后整个剧团的集体荣耀。梅花奖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文艺繁荣发展的一面旗帜,是中国戏剧繁荣发展的一座灯塔。以梅花奖演员为代表的戏剧工作者,在戏剧舞台上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演绎着一个个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讲述着精彩纷呈的中国故事。”

  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剧协副主席陈彦在讲话中指出,演员是复活历史、表现现实最直接而有力的生命媒介,因为有了演员这面镜子,而让我们懂得了更多有关精神生命样貌修复与自我完善,以及与他者、社会、现实相适配的道理。梅花奖演员不仅是一种行业标识,更是已经点亮在老百姓心中的表演艺术的最高火光。梅花奖40年的风雨兼程,让我们看到了表演艺术家的锲而不舍、孜孜以求;也看到了所有呵护者、托举者的甘当人梯、无私奉献;更让我们看到一种与人民接通了意愿与情感的事业,所必然释放出的持久温度与力量。

  在梅花奖的历史中,有无数前辈戏剧家为艺术的薪火相传辛勤耕耘。京剧表演艺术家刘长瑜说:“我是首届梅花奖获得者,剧协不仅给了我荣誉,也培养了我,我特别感恩。我一定要回报,把我的生命价值献给戏曲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如今,一大批“梅花奖”获得者已成为各剧种的领军人物和中坚力量,为剧种的传承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40年间,梅花奖评出的726位表演艺术家已成为飞速发展的时代进程中坚守艺术理想、肩负文化使命,推动戏剧艺术守正创新、繁荣发展的中流砥柱。

  中国剧协副主席、二度梅花奖获得者韩再芬表示:“感谢‘梅花奖’这座戏剧人的灯塔,每个院团有一个获‘梅花奖’的演员后,院团的机遇就多了很多。‘用作品说话,用人品做事’,是我以及我们剧团对‘梅花奖’的态度,也是我们争夺‘梅花奖’坚守的原则。”

  中国剧协副主席、二度梅花奖获得者李树建说:“在基层和地方院团,荣获一个‘梅花奖’,可以救活一个剧团,甚至可以救活一个剧种。今后,我一定不负厚望,力争做一个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的豫剧人。”

  中国剧协副主席、梅花大奖获得者沈铁梅充满深情地说:“我是时代与机遇成就的幸运儿,特别感谢中国剧协在40年前遵循艺术的发展规律,尊重戏剧是角儿的艺术,设置了这个奖项,为中国戏剧培养了无数名家,通过名家的传承,弘扬了中国戏剧源远流长的虚实相生、功法严谨、流派纷呈、推陈出新的美学精神。”

  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教授王丽达认为,“梅花奖”让戏剧人拥有了自己的家园,拥有了奋斗的力量和发展的方向。我们要为弘扬中华戏剧事业砥砺前行。

  话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涂松岩对奖项的设立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梅花奖”极大地激励了广大戏剧表演者的创作热情,“梅花奖”的评选代表着我国戏剧艺术的最高水准和最前沿的审美趋势。“梅花奖”的推广也极大地提升了我国戏剧艺术的国际影响力。

  黄小驹代表文旅部艺术司发表了致贺词,“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梅花的品格也是戏剧人的品格。‘梅花奖’创办40年来,戏剧工作者傲雪凌霜、迎风绽放,上下求索、砥砺前行,坚定了坚守民族文化之根、传承传统文化之魂的文化立场,锻造了戏剧人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屹立于世界戏剧之林的文化自信。”

  40年来,“梅花奖”注重发现优秀戏剧人才、助力青年演员成长,许多基层一线戏剧演员由此带动院团发展,成为地方戏剧院团的管理者、地方戏剧文化的代表和每个剧种的领军人物。

  在谈到梅花奖演员肩负的时代重任时,“梅花奖”获得者李政成、单雯和曾小敏纷纷表示,在新时代,“梅花奖”赋予了我们更大的责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每一位“梅花奖”获得者需要自觉承担的责任。“梅花奖”演员要在“梅花奖精神”的感召下,始终坚持德艺双修,坚持守正创新,薪火相传,要守住戏曲这一方舞台,用自己的努力回馈每一份信任和喜爱,应该主动更多地承担社会责任,要让更多的观众看到戏曲之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全民族的文化自信。获奖从来都不是终结,而是艺术上的再出发。

  亲历、见证了“梅花奖”的创办和发展的创始单位、《中国戏剧》杂志原主编姜志涛深情回顾了创办“梅花奖”时的艰辛历程。他说:“创办‘梅花奖’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过程,特别是初期阶段遇到了诸多困难。正是一代又一代的老专家、老艺术家、老领导等为梅花奖的创办发展呕心沥血,才有了如今‘梅花奖’的累累硕果。”

  在听取大家的发言后,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涌泉进一步指出:“戏剧艺术承载着民族文化之根,以绵延上千年的东方审美意趣,构筑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40年来,‘梅花奖’传承中华文脉,推动出人出戏、服务社会大众、书写时代华章,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我们要不断分析研究当前戏剧艺术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新问题,不断改进提高‘梅花奖’评奖工作水平,将‘梅花奖’越办越好。”

  “梅花奖”既是荣誉,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40年是一个新的起点。获奖演员纷纷表示,今后要创作出更多激励人心、弘扬正能量、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戏剧作品,做一名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文艺工作者,团结更多热爱戏剧的人,为繁荣当代戏剧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作为“五篇大文章”的首篇,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既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引领作用,更体现出科技金融在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绿证即绿色电力证书,是我国可再生能源电量环境属性的唯一证明,是认定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消费的唯一凭证。国家能源局近日召开绿证核发工作启动会,12家申领绿证的发电企业和10家绿色电力用户代表获得国家能源局核发的首批绿色电力证书。

  日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江宇还提出,要高度重视传统产业的人才培养问题,不断提升传统产业从业者的创新能力和职业技能。”王晓明建议,出台精准的产业政策和创新政策,协同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徐珺表示,13日至16日有一次强寒潮过程影响我国,18日至21日又跟着一股较强冷空气,两者叠加导致我国气温持续偏低。“暖冬或冷冬指的是整个冬季总体的气温状况,短期的寒潮降温只是其中的‘小插曲’,整个冬季的平均冷暖情况才是‘主旋律’。

  19日凌晨,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应急管理部针对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6.2级地震灾害,启动国家Ⅳ级救灾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赴灾区实地查看灾情,指导和协助地方做好受灾群众生活救助等救灾工作。

  据了解,吉林青年创业园是全国唯一一个由团组织建设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建筑面积2.06万平方米,有97户企业。值得关注的是,这家“牛脸识别”企业的创办者曾经参加过“创青春”全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并获奖。

  12月14日,“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日”全国活动月暨中青科协成立30周年主题活动在江苏南京举办。浙江省青联常委、之江实验室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副主任谢安桓在科普宣讲中介绍了自己正在研究的“智能低空载人飞行器”和“人形机器人”项目。

  12月14日,《科学》杂志公布了编辑团队评选的2023年度十大科学突破,其中包括获得科学突破冠军奖的GLP-1减肥药和9项科学突破入围奖。

  科学家近日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年会上报告称,韩国的首次月球任务揭示了关于月球背面及许多其他方面的信息。据《自然》报道,该航天器被称为“韩国探路者月球轨道飞行器”,又名Danuri,于2022年8月发射,自当年12月绕月运行以来一直在探索月球。

  物理学家已经迈出第一步,用一种名为光镊的激光设备捕获单个分子,进而构建出量子计算机。在过去几年里,另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出现了,其中的量子位是由中性原子而不是离子构成的,这些原子被高度聚焦的激光束“镊子”捕获。

  双曲线分,双曲线一号商业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将搭载的迪迩一号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据悉,双曲线一号火箭连续实现高精度入轨发射,说明该火箭总体方案设计合理、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总装和测试团队成熟,具备持续、快速、可靠的商业化交付能力。

  “可别小看村支书这个岗位,责任大着呢。这几年在村上干,我一直努力帮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深感‘群众利益无小事’!”12月10日,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柳泉乡红塔村,33岁的村党支部书记张千劳谈到基层工作收获时感慨颇深。

  在新石器时代,人发明了绳子和编织的技艺。大约距今五千年前后,人把绳子做成缰绳,套在了牛马等大型动物身上,让它们成了牲畜。人们驱使牛耕地,驾驭马奔跑。人也转变成了农夫、牧人或骑手,由此开启了以农业和畜牧业主导的时代。

  南海海下1500米的幽深处,能见度极低,一只机械手却可以灵活地搬运沉船中的瓷器。只见它精准地靠近一个瓷瓶,轻轻地拿起,转动方向,稳稳地放入旁边的蓝色收纳筐中,熟练程度几乎和人的手臂相同。

  近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习总书记重要文章《切实加强耕地保护 抓好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文章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新时代新征程上,耕地保护任务没有减轻,而是更加艰巨。”“耕地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当前,要突出把握好量质并重、严格执法、系统推进、永续利用等重大要求。”这为我们加强耕地保护、端牢“中国饭碗”提供了重要遵循,明确了前进方向。

  因为与生态保护、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等都息息相关,十几年来,农业文化遗产的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浙田几年前就与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联合建立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青田研究中心”,与浙江大学共建了博士生科研基地。

  刘超培在博士期间曾参与过生命科学的交叉研究,于是他决定在表观遗传结构生物学领域的领军人物许瑞明的实验室开启博士后研究。”刘超培告诉《中国科学报》,他能花11年时间打赢这场科研“持久战”,底气来自一个包容、务实的科研环境。

  2022年,国际科学团队完成第一个完整的、无间隙的人类基因组序列。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焕明说,现在成本降低后,很多以前舍不得测的基因组类别现在都能测序了,比如疾病基因组、药物基因组等。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12日发布的北极年度气候报告显示,2023年北极的平均表面气温是自1900年以来第六高,夏季地表气温创有气温记录以来新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所属国有企业,一定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紧紧依靠科技进步驱动产品创新和产业发展,研发和掌握更多的国之重器,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利益。